第5章 其它成形工艺与其它模具设计 > 5.5旋压

  旋压是将平板或空心坯料固定在旋压机的模具上,在坯料随机床主轴转动的同时,用旋轮或赶棒加压于坯料,使之产生局部的塑性变形。在旋轮的进给运动和坯料的旋转运动共同作用下,使局部的塑性变形逐步地扩展到坯料的全部表面,并紧贴于模具,完成零件的旋压加工。
旋压加工的优点是设备和模具都比较简单(没有专用的旋压机时可用车床代替),除可成形如圆筒形、锥形、抛物面形成或其它各种曲线构成的旋转体外,还可加工相当复杂形状的旋转体零件。缺点是生产率较低,劳动强度较大,比较适用于试制和小批量生产。
随着飞机、火箭和导弹的生产需要,在普通旋压的基础上,又发展了变薄旋压(也称强力旋压)。
 1. 普通旋压变形特点
图5.5.1是平板坯料的旋压过程示意图。顶块把坯料压紧在模具上,机床主轴带动模具和坯料一同旋转,赶棒加压于坯料反复赶辗,于是由点到线,由线及面,
使坯料逐渐紧贴于模具表面而成形。
为了使平板坯料变为空心的筒形零件,必须使坯料切向收缩、径向延伸。但与普通拉深不同,旋压时赶棒与坯料之间基本上是点接触。坯料在赶棒的作用下,产生两种变形:一是赶棒直接接触的材料产生局部凹陷的塑性变形;二是坯料沿着赶棒加压的方向大片倒伏。前一种现象为旋压成形所必需,因为只有使材料局部塑性变形,螺旋式地由筒底向外发展,才有可能引起坯料的切向收缩和径向延伸,最终取得与模具一致的外形。后一种现象则使坯料产生大片皱折,振动摇晃,失去稳定或撕裂,妨碍旋压过程的进行,必须防止。因此旋压的基本要点是:
(1)合理的转速 如果转速太低,坯料将在赶棒作用下翻腾起伏极不稳定,使旋压工作难以进行。转速太高,则材料与赶棒接触次数太多,容易使材料过度辗薄。合理转速一般是:软钢为400~600r/min;铝为800~1200r/min。当坯料直径较大,厚度较薄时取小值,反之则取较大值。
(2)合理的过渡形状 旋压操作如图5.5.1所示,首先应从坯料靠近模具底部圆角处开始,得出过渡形状 。再轻赶坯料的外缘,使之变为浅锥形,得出过渡形状 ,这样做是因为锥形的抗压稳定性比平板高,材料不易起皱。后续的操作和前述相同,即先赶辗锥形件的内缘,使这部分材料贴模(过渡形状 ),然后再轻赶外缘(过渡形状 )。这样多次反复赶辗,直到零件完全贴模为止。
(3)合理加力 赶棒的加力一般凭经验,加力不能太大,否则容易起皱。同时赶棒着力点必须不断转移,使坯料均匀延伸。
1-顶块 2-赶棒 3-模具 4-卡盘( 系坯料的连续位置)
图5.5.1 用圆头赶棒的旋压程序
 2. 旋压成形极限
  坯料直径D可按拉深件计算坯料直径的方法(等面积法)求出,但旋压时材料的变薄较大些,因此应将理论计算值减小5%~7%。
一次旋压的变形程度过大时,旋压中容易起皱、工件壁厚变薄严重、甚至破裂,故应限制其极限旋压系数。
  当工件需要的变形程度比较大时(即m小时),便需要多次旋压。多次旋压是由连续几道工序在不同尺寸的旋压模具上进行,并且都以底部直径相同的锥形过渡。
 1. 变薄旋压变形特点
图5.5.3a所示锥形件的变薄旋压。旋压机的尾架顶块把坯料压紧在模具上,使其随同模具一起旋转,旋轮通过机械或液压传动强力加压于坯料,其单位面积压力可达2500~3000Mpa。旋轮沿给定轨迹移动并与保持一定间隙,使坯料厚度产生预定的变薄,加工成所需的零件。
  变薄旋压的主要特点:
(1)与普通旋压相比,变薄旋压在加工过程中坯料凸缘不产生收缩变形,因此没有凸缘起皱问题,也不受坯料相对厚度的限制,可以一次旋压出相对深度较大的零件。变薄旋压一般要求使用功率大、刚度大并有精确靠模机构的专用强力旋压机。
(2)与冷挤压相比,变薄旋压是局部变形,因此变形力比冷挤压小得多。某些用冷挤压加工困难的材料,用变薄旋压则可加工。
(3)经强力旋压后,材料晶粒紧密细化,提高了强度,表面质量也比较好,表面粗糙度Ra可达0.4 m。
1-模具 2-工件 3-坯料 4-顶块 5-旋轮
图5.5.3 锥形件变薄旋压
 2. 变薄旋压成形极限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模具设计与制造

第5章 其它成形工艺与其它模具设计 > 5.4缩口

2020-4-4 22:28:51

模具设计与制造

第6章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 > 6.1概述

2020-4-4 22:34:29

⚠️
模具俱乐部网上的部分文章及教程收集于互联网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,若您喜欢本文可附上原文链接随意转载。
无意侵害您的权益,请发送邮件至 root@mouldclub.com 或点击右侧 私信:rogen 反馈,我们将尽快处理。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