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CrMnSiNi2A属于低合金超高强度钢,它是在高强度钢30CrMnSiA的基础上加人1.4%~1.8%的Ni而得到的。由于Ni的加入,提高了钢的强韧性和塑性,并大大提高钢的淬透性,截面直径小于50mm的零件可以在油中完全淬透。这种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原材料和制造费用相对较低,我国用来制造各种导弹发动机壳体。
20世纪40年代中期,美国用AISI4340结构钢通过降低回火温度,使钢的抗拉强度达到1600~1900 MPa。
50年代以后,各国相继研制成功多种低合金和中合金超高强度钢,如300M、D6AC和H-11钢等。
60年代研制成功马氏体时效钢,逐步形成18Ni马氏体时效钢系列。
70年代中期,美国研制成功高纯度HP310钢,抗拉强度达到2200MPa。法国研制的35NCDl6钢,抗拉强度大于1850MPa,而断裂韧度和抗应力腐蚀性能都有明显的改进。
80年代初,美国研制成功AFl410二次硬化型超高强度钢,在抗拉强度为1860 MPa时,钢的断裂韧度达到160MPa以上,AFl410钢是目前航空和航天工业部门正在推广应用的一种新材料。
我国于50年代初研制成功30CrMnSiNi2A超高强度钢,抗拉强度为1700 MPa。70年代初,结合中国资源条件,研制成功:
● 32Si2Mn2MoVA
● 40CrMnSiMoVA
1980年以来,从国外引进新技术,采用真空冶炼新工艺,先后研制成功:
● 45CrNiMoVA (D6AC)
● 34Si2MnCrMoVA (406A)
● 35CrNi4MoA
● 40CrNi2Si2MoVA (300M)
● 18Ni马氏体时效钢
并成功地用于制造飞机起落架、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壳体和浓缩铀离心机壳体等上面。目前超高强度钢已形成不同强度级别系列,在国防工业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